close

我不只是我--邁向內在朝聖之旅
口述/許添盛
文字整理/張雅真

初章-無常
我試圖將此章分作三個部份作討論

無常-所有秩序的源頭

還記得當初上到中國哲學史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莊子",開宗明義即言:「世界上唯一不變的道理就是『變』。

老師陪伴我們一字一句閱讀莊子原文,再以現今社會的經驗,詮釋解說給我們這一群青澀的孩子作為初踏社會前的準備。

 

回到主題,呼應賽斯學的意義對「無常」意義的解說,醫師有更進一步的詮釋:「正是因為無常,所以『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正是因為無常,所以人生能夠擁有無限的可能性,我們可以不用被所謂的八字、星座命定我們的人生,我們不需要被科學的數字以及邏輯計算所拘束,我們可以掌握自己的力量,再引用吸引力法則裡所呼應賽斯學的概念,人之意識,原本就擁有足以掌握自我能量的本事,而理性的用意,也並非如同現今社會所提倡的,而是可以更深層的去解讀自我與他人感性深處所希望表達的語言以及意義,那些希望我們人生可以過得更喜悅的用意,至於理性與感性的新定義,留待後章再談。

 

醫師在書中提及:「無常的發生,往往是為了打破我們人生僵化的思維及規畫,而帶領你走向更寬廣的思考角度。」

 

人永遠希望事情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所以樂於安排與規畫,然而若這一些安排與規畫的背後是由恐懼為出發點,而製造一個看似安全的格局讓自己潛藏於中,忽視內心所感受到的需求與自由,則往往能量將會導向讓自己突破此般思維的方向。

 

第二個部份-創造的精神:你有自發性嗎?

喜悅是自發性最大的指標。

有預期的創造,不是創造的精神;創造的精神在於享受創造的過程,但求盡力,卻不預期結果一定要如何,可是當我們盡力之後,得到的結果往往比預期的還要好。

 

讀到這裡,突然想到莊子「用志不分,乃凝於神」的道理。其實是一樣的,當你投入一件事情,投入到忘記得失,忘記成敗,忘記一切外在條件賦予這件事情的看法,只是單純的因為「想作所以作」時,往往才能發揮最大的力量,也就是「乃凝於神」的境界。

 

最後第三部分醫師牽扯到關於強迫症的問題,強迫症分為強迫思考與強迫行為,而這樣的症狀在現在人的社會裡是很常見的-總是反覆思考自己有沒有做錯什麼事或者是,是不是可以在做的更好?這樣只會削弱我們的能量。

 

現今整個人類的文明正面臨極大的恐慌──一種集體的恐慌。

對於醫師這樣的說法,相信很多人看到都能有所感觸;恐慌分散每個人的力量,而失去對他人信任的同時其實也是失去對自己的信任,了解自己信任自己,解讀出潛藏在世界對於生物的愛心,才是讓人類生存愉快喜樂的途徑。

天堂,其實我們就能創造,而且在現世即能抵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文青狐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