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隔離島》,實際上就是很鮮明的在闡述一個人大腦運作的過程。
劇情大綱:
1954年的夏天,美國聯邦執法官泰迪丹尼爾斯(李奧納多狄卡皮歐飾)與他的新夥伴恰克(馬克魯法洛飾)來到隔離島,這個孤島是一個管束精神病患的醫院所在地,他們到這個島嶼調查一位女性精神病患的逃離情事。不過他們發現事情並不像想像中的那般簡單,這個管束精神病患的醫院,似乎藏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秘密,而背後隱藏的事實是他們兩個可以處理的嗎?當他們發現事實後,或許沒辦法離開這個孤島,而他們本身是否也藏有其他的秘密。
--------------------------------------------------
記得奧修說過「沉思往往是腦袋的作夢」確實是如此
男主角在故事裡,所看見的幻覺,所認知的事實,所認定的真相,也許在外者來看,實際上可笑不已。然而卻是男主角可憐的大腦中唯一能堅持的事實。
很久沒有看為電影寫下感觸,然而我不得不說這是一部分非常精湛而過癮的作品,故事架構幾乎讓你目不轉睛的認真欣賞完兩個小時的劇情,故事的前半段,很像電玩惡靈古堡的執行模式──英雄隻身進入一個危險的封閉之地。但事故事的轉折上,卻是處理得非常微妙而且精緻確實。
大腦是唯一會欺騙你的東西。
所以故事的主角在整個劇情中所看見的幻影,其實有充滿著條件的衝突以及邏輯的破綻,例如在故事最開始,主角已故的妻子第一次所出現的幻影,告訴自己的其實是「現實」,而到後期卻又變成是希望主角逃避現實,唯一可以解釋的是,其實主角看到的幻影全部都只是他內心的投射,然而頭腦永遠是善變而多疑的,所以頭腦永遠不會信任任何的想法,他會不斷的改變,再改變,不斷的為反對而反對,裡面有事實,也有謊言,因此整個作品中就充滿了龐大的邏輯衝突。
《隔離島》實際上要闡述的意義,是希望讓我們可以體驗到所謂大腦運作層面的執行模式,大腦常常會自己訂出一個所謂的真裡,然後擅自把自我關進去,然後就將世界定義,這樣的確比較省事,因為這個世界就在大腦的定義裡被抹滅了所以其他的可能性,也因此變的安全,也變的死寂。
所謂的精神疾病,在這部作品中可以歸納出,實際上都是在某些層面裡,人類對於自我的逃避與抗拒,但是越是逃避現實狀態,就只會讓整個人格分裂的越嚴重。
畢竟,想逃避的是頭腦,想面對的卻是你的靈魂,頭腦的僵化而膽小的,而靈魂卻是充滿空間足以包容與面對任何事情;過去人們常常認為衝突的思考會帶來人格分裂,但是很少人真正聽見「我」的聲音,真正想要的,真正應該面對的只有意識到大腦對於自我的阻礙與限制,超越後更能成為大腦主人時,才能聽見的 「心」的聲音。
故事的結尾有一句耐人尋味的話:「你是要成為怪獸的活著,或是成為好人而死去?」意味著現實的殘酷讓人寧可成為怪獸也不願去面對自己的真實生命境遇,讓人嘆息卻也值得思考的一部,很強悍的作品。
看完電影以後總想,實際上這個世界上的精神病患也許數量大到無法計算的地步!因為,鮮少人不是只用自己的觀點與立場去批判別人,解讀別人,甚至排斥別人,然而也許他們不知道,在他們生命中引以為傲的生存法則,也許在你的世界之外的人們,正訕笑著!
留言列表